孩子经常会出现感冒的症状,但是这简单的感冒当中会存在着很多的知识和学问,我们应当深入的去了解,有一些疾病和小儿感冒是相混淆的,必须要正确的进行区分才行,一起来看看和小儿感冒混淆的疾病有哪些呢。
1、百日咳:在严冬,很多宝宝在感染本病经1~2周后就出现症状。发病的宝宝早期有流泪、流涕、咳嗽和低热等症状,与普通感冒很难区别。3~4天后咳嗽日见加重,约经1~2周后,咳嗽逐渐加重而进入痉咳期,此时出现典型剧烈的痉挛性咳嗽。
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表现是咳嗽,病程可长达100天,故名“百日咳”。本病通过飞沫传染,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以冬、春季发病多。主要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小宝宝,新生儿也有患本病的可能,这是因为宝宝不能从母体得到相应的抗体。
2、流脑:流脑的早期症状和感冒的症状差不多,都有发热、头痛、咽痛、流鼻涕、咳嗽等症状.通常流脑初期症状为发烧、头痛、流鼻涕、浑身乏力等,持续时间非常短,在经过几个小时或1~2天后,患者皮肤和口腔黏膜、眼结膜开始有出血点等败血症表现。出血点小如针尖,大则成片状出血斑。病情严重时,宝宝会有颈项强直、频繁呕吐(呕吐呈喷射状)、怕光、狂躁,甚至出现昏迷。
而暴发性流脑病情发展更快,患者常在24小时内发生休克,表现为面色苍白、口唇青紫、血压下降,重者危及生命。若婴幼儿患流脑,病情更为凶险。婴幼儿常表现为睡眠不安,突然尖叫,两眼凝视不动,甚至抽搐。流脑的初期症状很像感冒,因此,往往不被人所重视,常有人视流脑为感冒,延误了治疗。
流脑,即“流行性脑脊髓膜炎”的简称,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。全年与任何年龄都可发病,但是以侵袭儿童和小婴儿的最为严重!一般以冬、春季发病较多,11月后发病率开始上升,2~4月达到高峰。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,主要通过咳嗽、打喷嚏、说话等由飞沫直接经空气传播,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。
3、心肌炎:往往先出现感冒症状,如发烧、咳嗽、咽痛、流涕、全身不适、恶心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有些还有关节痛、肌肉痛。慢慢地这些症状逐渐好转或消失,而心脏异常的征象开始出现:心跳加快或明显减慢,或者出现停搏,不规则。宝宝的精神萎靡、脸色苍白、无力、多汗,食欲不振或反复出现恶心呕吐,上腹部疼痛;或诉说头痛、头晕、心悸、胸闷、心前区不适或疼痛。严重者还可见到脸面浮肿、不能平卧、气促等心脏功能不全的表现。有些宝宝会突然心跳变慢,每分钟只有20~30次,导致了急性脑缺血,引起抽风发作或意外发生,直接威胁到生命。
家长朋友们在认识到了上面的这些介绍之后,应当已经知道了有哪些疾病和小儿感冒相混淆了,生活当中很多的家长会认为小儿感冒是多见的,对于这种疾病了解的十分的清楚,其实还有很多的知识是大家不了解的,所以我们要正确的去了解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