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康网
感冒
快速搜索

大寒养生:防风御寒抗感冒 健康身体迎新年

2015年05月14日

20120121

导读:今天是1月21日即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—大寒。全球医院网专家提示说,此节气寒潮多发,天气更冷,而这几天恰逢全国普遍雨雪天气,对此专家提醒公众要格外注意预防感冒。

大寒养生:防风御寒抗感冒 健康身体迎新年

天文专家说,每年公历的1月20日左右是大寒,此时太阳达到黄经300度,它是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。大寒从字面意思看好像比小寒要冷,但实际上,从历史气象记录来看,小寒却比大寒冷,是全年中最冷的节气。

天文专家表示,大寒时节天气更冷,是因为地面在夏秋季积累起来的热量此时已散发殆尽,而此时地面接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又极其有限。再加上此时节,寒潮南下频繁,常伴有大风天气出现。从“大寒”到“立春”这段时间,气候特点将由“冬藏”转轨至“春生”,气候可能时而冷风刺骨,时而又阵阵暖意。所谓“三九四九冰上走”,说的就是在“大寒”前后的景象。

俗话说:“大寒大寒,防风御寒”,在“大寒”时节要注意防风防寒。衣着要随着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,比如:在出门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添加外套,并戴上口罩、帽子和围巾等。专家说,此时节易使人患感冒、咳嗽等呼吸道疾病。因此,这个季节公众要注意预防感冒,以保证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迎接新年的来到。

大寒养生:饮食+运动 养生又保健

中医养生讲究天、地、人三因制宜,其中一方面,就是要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适当调整。二十四节气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,一年之中物候的变化都与节气密切相关, 如大寒节虽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,但却是一年“运”、“气”循环变化的开始,做好大寒节的养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。

1、饮食。俗话说:“药补不如食补”。在冬季,如果能恰当地选择既美味,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,无疑更易被接受。中医认为,冬季养生在饮食上首选温补类食物,比如:鸡肉、羊肉、牛肉等,其次可选一些平补类的食物,比如:莲子、芡实、苡仁、赤豆、大枣、银耳等。

“大寒”节气又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,适当多吃点温散风寒的食物,可防御风寒的侵扰。比如:在日常饮食中常用的生姜、大葱、辣椒、花椒、桂皮等,都具有发散风寒的功效。如果人因外感风寒轻度感冒时,还可选用“生姜加红糖水”来治疗,具有较好疗效。

2、运动。在“大寒”节气里,气候一冷一热很容易感冒。因此,要注意在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,特别是太阳没出来之前的空气质量和室外气温都不适宜运动。此外,冬天的早晨气温过低,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,因此,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进行户外锻炼。由于户外气温比室内低,人的韧带弹性和关节柔韧性都没有之前的灵活,马上进行大运动量活动,极易造成运动损伤。建议冬天在运动前先要做一些准备活动,比如:慢跑、搓脸、拍打全身肌肉等。或者也可以双手抱拳虎口相接,左右来回转动,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手指的灵活性,预防冻伤,还可预防感冒。

推荐相关节气预防感冒阅读:

1、霜降养生:多喝鸡汤可预防感冒

2、大雪养生:多吃红色果蔬可御寒防感冒

3、小寒养生:做好“四暖”远离感冒等疾患(责任编辑:林雨芬)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