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0217
宝宝刚出生,免疫力低,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,因此很容易生病。所以,在婴幼儿时期,妈妈应该注意做好宝宝的各项护理,提高宝宝的免疫力,抵抗疾病的入侵。
婴幼儿养生:如何提高宝宝免疫力?
注意科学穿戴
冬春之交乍暖又寒,气候变化无常,宝宝很容易因此而感冒受凉,换季穿衣最讲究科学。
宝宝的腹、背、足最要保温,手、颈、头需要敞晾:腹、背、足保暖的办法不复杂,换季时宝宝的兜兜、肚袋、坎肩和棉袜不要过早脱掉;有条件地选用围兜 肚兜 肚围 护脐巾等产品。记住,一定要选纯棉的,别选羽绒、毛绒、化纤制品,以免过热、过敏。宝宝的手、颈、头不需要捂,需要敞晾:那里血运丰富,产热量高,需要散热。宝宝睡眠时,不必戴帽子,更不要蒙头。
注意均衡营养
宝宝要注意均衡营养,日常营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母乳喂养:母乳是免疫第一要素。人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(IgG、IgA和IgM),以初乳中浓度最高,这些抗体分布在婴儿的咽部、鼻咽部和胃肠道局部粘膜表面,以防病毒浸入人体。乳铁蛋白在人乳中含量丰富,能与细菌竞争结合乳汁中的元素铁,阻碍细菌的代谢和分裂繁殖,而达到抑菌效果,在预防新生儿和婴儿肠道感染中起重要作用。
补充VC和VA:VC是制造免疫抗体和干扰素不可缺少的辅酶,提高人体的杀菌和抗病毒能力。从食物中摄取的VC越多,预防感冒的效果就越好。VA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促进皮肤和黏膜增生,尤其是呼吸道黏膜,增强人体免疫力。
避免吃糖过多:高糖食物会导致食欲不振、脾胃虚弱、降低人体免疫功能。糖有利尿作用,会引起口干舌燥及“上火”症状,引发上呼吸道感染。过多吃糖,也会加重缺钙和维生素B1的消耗,使宝宝体弱多汗,免疫力下降,反复感冒。
补充锌元素:缺锌容易免疫力低下,容易感冒,食欲差,还会造成大脑发育不良。海产品、红肉和山核桃是锌的良好来源。
蛋白质充分:宝宝必须摄入足够的奶、蛋、鱼、肉和豆制品。1岁内的宝宝以母乳和配方奶为主;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适当喝些酸牛奶或优酪乳,乳酸菌可以增加肠道内的益生菌,对预防腹泻有明显的作用;2~3岁时增加蛋、鱼、肉类食物,防止偏食、挑食,尤其不能吃素。
注意接种疫苗
人体的免疫大军(免疫细胞)最初并没有战斗力,它们是经过实战或演习后才获得了战斗能力,所以免疫功能是后天锻炼出来的。放手让宝宝接触各种环境,接触玩具、宠物,这本身就是让免疫大军接受实战训练。接种疫苗也是免疫系统在实战演习。让免疫细胞与疫苗拼杀,进行大练兵,从而获得免疫力。
注意合理运动
提高宝宝免疫力还要注意合理运动。1岁以内: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。主动运动即帮助宝宝进行一些抬头、爬行、翻身的练习。被动运动则是给宝宝做一些婴儿操、按摩抚触,这有利于生长发育。1~2岁:练习跑跳、拍球、双腿跳。2~3岁: 跳绳、蹦床、单腿跳、游泳等。学龄前:宜以室外活动为主,如打球、跑步、做操、进行日光浴等。不适合儿童的运动项目:负重运动、举重、哑铃、拉力器、摔跤、长距离跑步等,对均衡发育不利。
注意充分睡眠
宝宝的免疫力还需要充分的睡眠。专家表示,诱发睡眠的化学物质与刺激免疫系统健全发育的化学物质是相似的,所以睡不好与不好好睡觉的宝宝,都会影响免疫功能健康发育。专家称,对于新生儿,保持安静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、规律的喂奶和定时换尿布是最重要的。要注意让宝宝睡、醒定时;逐渐建立科学的生物钟规律;喂奶、喝水、换尿布都定时定点。准确的生物钟对生长发育、免疫力提升大有好处。(责任编辑:石衣)
更多小儿感冒问题,请点击→
(本文内容/图片转自网络,仅供参考,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