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康网
感冒
快速搜索

感冒多喝水,正确吗?

2015年05月15日

20100427

每到感冒的时候,就会听到医生唠叨:“多喝水呀!”这句医嘱对于感冒病人是最好的处方。因为当人感冒发烧的时候,人体出于自我保护机能的反应而自身降温,这时就会有出汗、呼吸急促、皮肤蒸发的水分增多等代谢加快的表现,这时就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,身体也会有叫渴的表现。多多喝水不仅促使汗出和排尿,而且有利于体温的调节,促使体内细菌病毒迅速排泄掉。

可是最近科学家的研究却表明,感冒了多喝水可能对身体反而不利,这是怎么回事?

说到感冒,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,大家对它都再熟悉不过,每当我们出现感冒的症状时,都会听到来自大家关心的提示:“多喝点水,对感冒有好处。”

但是,据英国科学家研究称:感冒时过多的饮水,可能会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产生严重影响。因为,下呼吸道的病患会增加抗利尿荷尔蒙的分泌,由于它能透过刺激水从肾收集管的重吸收来保留液体,若在抗利尿荷尔蒙分泌增加的时候给予额外多的液体,可能会引起低血钠症和液体负载过多等症状。一般在出现低血钠症的症状时,包括易怒、混乱不安、昏迷和抽搐。在这里我们所说的下呼吸道感染指的是像“支气管炎、细菌性肺炎”等病毒性感染的感冒。

由此可见,感冒了多喝水这件事并不是完全正确。

感冒了,怎么喝水才正确?

普通型感冒还是要适当的多喝一些水。专家建议,患了感冒以后,还是要保持饮水量,但是不要一次大量的饮水,应间断性的喝水。一次喝一杯左右的量,不要超过300毫升,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喝,不要接连着喝,这样对肾的负担太大。同理,一天的饮水量也不要超过2000毫升。这样,既保持了对普通感冒饮水量的需求,也不会对患有下呼吸道感染的感冒有影响。(责任编辑:小二)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