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康网
小儿感冒
快速搜索

9月预防“开学病”

2015年11月14日


9月预防“开学病”

随着八月接近尾声,惬意的暑假也将结束,按理说,上学了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看管,应该会令家长省心,然而却事宜愿为,根据以往家长的经验开学后的一个月,孩子特别容易生病,尤其是刚刚进幼儿园的新生们。专家提醒,开学后的一个月,是儿童疾病的高发时期,尤其是感冒腹泻等,经常侵扰着儿童的健康。因此,家长要提前帮助孩子调理身体,打好基础,抵抗疾病。

感冒喜欢“欺负”抵抗力低下的幼儿

那么,如何防患于未然?假如孩子出现了反复感冒或者腹泻,应该如何处理呢?

幼儿反复感冒的“罪魁祸首”在于抵抗力低下。专家指出,要想增强孩子的抵抗力,除了平时注重锻炼之外,还要善于“食补”。

所谓的‘补’并非大补,无需吃很多昂贵的补品,因为小孩的脾常不足,即消化功能比较弱,他们难以承受大补之物。小孩需清补,这个时节最适合的是清补凉,即用淮山、薏米、芡实、莲子、玉竹、沙参煮汤,或者煲瘦肉汤、鱼肉汤等等,这些都能很好地调理孩子的肠胃,从而增强他们的抵抗力。

对于那些“底子”较差的孩子,在开学之前的一个星期还可用补气固表的药材煲汤,防止感冒“乘虚而入”,例如可以用北芪、太子参、防风、白术等煲汤。另外,还可给孩子适量服用玉屏风散,这也能有效预防感冒。孩子感冒后,家长往往揪心不已,“关心则乱”。

幼儿感冒之后,家长要防止进入以下误区:

误区一:一发热,就用退热药,赶快退热

其实,发热是小儿感冒的主要症状之一,适度发热(不超过38.5℃)有助于调动机体抵抗力,清除病毒,早日康复。过度退热,尤其是注射激素(地塞米松)退热,表面上退热快,实际上有损身体,还会导致病情迁延。

误区二:感冒发热要打吊针

很多家长认为,小儿感冒发热打吊针会好得比较快,其实不然,感冒发热,若口腔咽喉溃疡,因疼痛导致饮水进食困难,必要时可输液补充水分,但平时小儿大多能自行饮水,所以输液意义不大。

误区三:感冒咳嗽35天还没好,到处就医

小儿感冒退热后,通常会咳嗽,有时可能会持续35天甚至一周,于是有些家长十分担心和焦急,不停换医生,反复打吊针,静注抗生素,其实,此种咳嗽多为病毒损伤了呼吸道粘膜细胞的完整性而引起的,医学上称为感冒后咳嗽,抗生素治疗效果差,抗过敏及平喘治疗效果才好。

相关阅读